- · 《药物评价研究》投稿方[04/09]
- · 《药物评价研究》数据库[04/09]
- · 《药物评价研究》期刊栏[04/09]
- · 药物评价研究版面费是多[04/09]
药学论文_效率边界分析对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方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EFA介绍 1.1 选取效益指标 1.2 构建效率边界 1.3 提供决策信息 2 方法示例 3 方法比较 3.1 相同点 3.2 不同点 4 启示 4.1 设置特定疾病领域的意愿支付阈值 4.2 建立特定疾病领域的
文章目录
1 EFA介绍
1.1 选取效益指标
1.2 构建效率边界
1.3 提供决策信息
2 方法示例
3 方法比较
3.1 相同点
3.2 不同点
4 启示
4.1 设置特定疾病领域的意愿支付阈值
4.2 建立特定疾病领域的医疗保险数据库
4.3 联用多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5 结语
文章摘要:目的:为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梳理介绍效率边界分析(EFA)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结合案例演示,比较EFA与成本-效用分析(CUA)、成本-效果分析(CEA)的异同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EFA对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和相关决策的启示。结果与结论:EFA的研究框架大致可以分为成本测算、效益界定、模型建立、增量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5个部分。效益指标是EFA中健康产出的测量指标,包括临床指标和综合指标两种类型,其中综合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构建效率边界时,一般以干预措施的效益为纵坐标、干预措施的成本为横坐标,以特定疾病领域内各备选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坐标点构成成本-效益平面边界,研究者通过判断各备选干预措施与效率边界的相对位置来进行经济性评价。意愿支付阈值在数值上等于效率边界外延射线斜率的倒数。总体来讲,EFA与CUA、CEA相似,都需要明确成本和健康产出、模型分析、数据来源和不确定性分析等内容;但EFA在干预措施与对照选择、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意愿支付阈值等方面与CUA、CEA不同。建议我国支付方可以考虑利用EFA推算特定疾病领域的意愿支付阈值以保证部分短缺药品的可及性;建立特定疾病医疗保险数据库,在规范数据质量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评判标准;联用多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以丰富申报资料,既保证干预方案的临床价值又保证其经济性。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R956
文章来源:《药物评价研究》 网址: http://www.ywpjyj.cn/qikandaodu/2022/0101/801.html